今天早上3:30就被手機鈴聲叫醒,因為四點就要出發登船到 Chuncho Clay Lick看粘土舔了。
與昨天下午才來的這批德國遊客同船,船在如此黑暗的河道行駛,在沒有燈光或月光的引導下,船夫只能依經驗和隱隱約約的河岸在彎曲的河流上摸黑往前行駛。
天色漸亮了,看到河道中有這麼多的樹幹漂浮或擋道,真慶幸能安全度過這段黑暗的行船之旅。全船無人穿上救生衣,萬一撞上這些檔道樹幹而翻船時,在這寬廣且湍急的河川上恐沒幾個人可以活命。
團體行程、機票、訂房、票券和訂製旅⾏通通有!到http://www.tripresso.com/?cid=jpzvqcmz讓 旅遊咖 帶您環遊也界!
終於約在早晨六點鐘左右到達Chuncho粘土舔河岸。
每個人帶著森林旅舍提供的小座位,穿過一小段路,然後找個好地點安然地等候鸚鵡下來吃粘土的神奇景觀。
在清晨耐心等待鸚鵡下飛去舔食黏土這段等候時間,大家就把注意力放在這隻動也不動的凱門鱷身上。
每天早晨當太陽升起時,成百上千的鸚鵡、金剛鸚鵡、鸚哥等十多個不同品種的鸚鵡,會到沿著河岸的岩壁來吃粘土,這是世界上最微妙的野生飛禽景觀之一。
使用 https://www.airbnb.com/c/kevinh14721 第一次下載訂房時,可以有40美元的折扣唷。
首先他們會在粘土帽頂周圍的樹木上花上一大段時間休息,並時時傳來刺耳的談話聲,有一些科學家推測,金剛鸚鵡們聚集在此來做好社交並交流信息。
在通常情況下,小品種的鸚哥會先抵達河邊的岩壁來舔食岩壁上的黏土,過了一段時間後,大金剛鸚鵡才會聚集在粘土壁上。
一些理論認為,在粘土中含有的礦物質和鹽,是鸚鵡等鳥類飲食組合重要的一部分。
亞馬遜雨林中有些堅果和水果,在未成熟時為了保衛自己而樹木本身會釋放一些有毒物質。舔食這些黏土顆粒可以幫助鸚鵡等鳥類排泄或解毒因為吃了樹木和藤蔓的種子或果子所攝入的毒素。
1991年出版的「國家地理」雜誌刊登了有數百隻金剛鸚鵡在河邊懸崖上舔粘土的圖像頁面,從此秘魯東南部的粘土舔一躍國際聲譽。
這田園詩般的秘魯東南部地區在近20年來已經開始有了轉變,從幾乎被遺忘的偏遠雨林,轉成為生態旅遊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這裡是坦博帕塔河(Tambopata River)和馬林諾夫斯基河(Malinowski River)的匯流處。它們的顏色差異是相當鮮明的,坦博帕塔河是清澈的,但馬林諾夫斯基河則呈褐色。
在過去的十年中,新開通的公路和不守法的黃金開採使數十萬英畝的原始熱帶雨林轉換成退化的草地和含汞的沙丘,馬林諾夫斯基河(Malinowski River) 上游的非法毀林和採礦使這條河流的顏色更加混濁。
觀賞鸚鵡舔食黏土後,回程時要到坦博帕塔河(Tambopata River)和馬林諾夫斯基河(Malinowski River)匯流處附近的管制站報到。
在漫長的行船和賞鳥途中區無廁所可用,所以管制站是大家唯一可以解放一下的好地方。在管制站報到時,每個人都要填寫曾在保護區內看到那些動物種類。
回程上船前看到這堆像黑咖啡色種子的東西,請問過導遊才知道這是Capybara的便便。
Capybara 中文又叫作水豚,是性情溫馴的群居性動物,主要分佈在南美洲安第斯山以東的熱帶和溫帶地區,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嚙齒類動物。
Capybara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水中或水邊,以水草和樹皮爲主食。在交配時期為躲避其他動物的襲擊,可以長時間留在水中,而把鼻孔暴露在水面上呼吸。
約在十一點左右返回森林旅舍。
今日太早起需要補充體力,所以果汁內再加點料。吃完午飯後就去睡大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