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起來,我獨自沿著Av. Infancia, Av. San Martin, Av. Pachacutec繞了一大圈,途中看到庫斯科的兒童樂園。
吃畢旅館提供的陽春早餐後,我們就租用私人交通工具(S/. 165)離開庫斯科這個城市,往Chinchero方向前行。
Chinchero是一個約有20,000位居民的小鎮,座落於秘魯安第斯山脈中部地區,在烏魯班巴(Urubamba)地區和庫斯科(Cusco)地區中間,距離庫斯科約30公里,海拔高為3762米。
團體行程、機票、訂房、票券和訂製旅⾏通通有!到http://www.tripresso.com/?cid=jpzvqcmz讓 旅遊咖 帶您環遊也界!
Chinchero曾是印加人最重要的城鎮之一,即使在今天仍可以在這小鎮上看到其偉大的歷史所留下的痕跡。
使用 https://www.airbnb.com/c/kevinh14721 第一次下載訂房時,可以有40美元的折扣唷。
坐在這大片寬廣的草坪上短暫的休息一下,這是欣賞美麗的山谷和周圍的群山一個很好的地方。
舊殖民地教會的背後也有一些古老的梯田,梯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印加時代,但實際上它們迄今仍由當地農民使用中,儘管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水渠。
每個星期天早上這裡有一個最典型最值得稱道的本土市場,這是在南美最傳統的市場之一,許多身著傳統服飾的當地人來購買或銷售他們的產品。這兒的週日市場以本地顧客為主,所以比以旅遊業為導向的比皮沙克(Pisac) 週日市場,那就小多了。
在這裡,你仍然可能觀察到當地人仍維持著最保守的印加傳統,以物易物的交易活動。人們幾乎總是以熱帶地區的商品例如水果、古柯葉或鹽來交換一些其他地區的商品如土豆、蠶豆, olluco塊莖植物等。
在主要廣場旁有座由土坯建成的殖民時代教會,其歷史可追溯至十七世紀初。在1960年代,這所天主教教會被發現是蓋在原印加的宮殿上,因為教會的基礎建材是使用原屬於印加宮殿雕刻精美的石灰石。
教堂從外面看起來普通且質樸,但裡面則是宏偉,在天花板和牆壁上掛滿了美麗的花卉壁畫和與宗教有關的圖案。教會在週日仍有開放望彌撒。
小鎮的主要廣場四周是古印加城牆。
克丘亞(Quechua)語是Chinchero大多數居民的第一個語言,並在家庭和學校的前幾年級普遍地使用,學童長大後接下來的教育才用西班牙語,所以這裡年幼的孩子和老年婦女也許只會說克丘亞語。
Chinchero的主要經濟活動是農業,但近年來旅遊業已大幅增加。從過去到現在,Chinchero一直被視為是庫斯科的穀倉。55%的農戶從事種植馬鈴薯,15%則致力於穀物,另外15%種植小塊莖類,10%從事種植豆科植物,另外2和3%之間種植其他作物。
Chinchero居民一直被視為較具獨立性,儘管受到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安第斯(Andean)人民面對文化的挑戰比人們想像的更為有彈力。Chinchero居民和鄰近城鎮的居民穿著不同風格的編織衣服,因為他們一直保持強烈的文化認同感。這兒婦女常為自己的家庭編織被社會認同風格的布料,現在庫斯科地區每年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這裡參觀印加遺址,也為本地創造另一個新的編織品市場。
提議中一個將耗費4.6億美元,將命名為Chinchero-Cusco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新機場,將在這個寧靜的小鎮興建。新機場將可容納空中巴士A380和波音757飛機,將會促進當地旅遊,創造就業機會和城市現代化,但也將同時威脅聖谷(Sacred Valley) 地區眾多歷史遺跡和傳統。
離開 Chinchero小鎮,往馬里(Moray)實驗梯田前行,路中有一處可以眺望Yucan地區的Sacred Valley.
在前往Moray的路上我們可看見了連綿不絕的山脈,藏在深厚的白雲裡,
沿著砂石道路下坡前進 6公里,過了收費站後就是馬里(Moray)實驗梯田。
從頂部看下去它像是一個露天劇場,其中最大的是30米(98英尺)深,重疊的同心圓梯田環隨著地勢的上升而擴大,形成了一圈圈不同的微氣候和迷你生態環境。
頂部和底部之間溫度的差異可因深度、方向、太陽與風而有高達15°C(27°F)的差異,這個很大的溫度差異可能被印加人使用,在這裡不同的迷你生態環境裡做些種植實驗,以了解植物適應新的生態環境的能力,然後找出適合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條件和需求。
馬里梯田是在秘魯的一個印加遺址,位於庫斯科西北50公里(31英里)的高原區,海拔高約3500米(11,500英尺)。
從馬里(Moray)實驗梯田回程,會再經過馬拉什(Maras) 小鎮中。
我們繼續行車通過狹窄的砂石道路到達在馬拉什鹽田上方的山路邊,從這兒可俯視全區明亮白色的鹽田。
鹽的顏色從白色到淡紅色或褐色,這取決於製鹽工人個別的技能。
幾乎所有的池塘面積都不到四平方米,深度不到30厘米。
池塘的高度緩慢減小,以使水得流過無數的分支供水通道,並慢慢地引入每個池塘中。
據說鹽礦在傳統上可提供任何希望來這兒採收鹽的人使用,因為這兒通常有許多閒置的鹽池可供新來的人養鹽。有意願的鹽農只需要找到一個目前無人維護的空池塘,諮詢當地非正式的合作社人員,學習如何正確的保持池塘內的公用泉水供給系統,就可開始從事養鹽及採鹽工作。
閃亮的鹽梯田配上壯麗的山脈景色,真有非凡的視覺。
除了鹽外,還有其他產品在附近的禮品店出售。
我們離開這個有趣的鹽田,下山路經烏魯班巴這個Sacred Valley主要的城市。
很快就到達行前預定的旅館,在Ollantaytambo火車站前的Tunupa Lodge Hos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