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7月當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的Chichen Itza (奇琴伊察) 距離坎昆只有兩個半小時的路程,奇琴伊察的意思是“在伊察的井口”,是墨西哥遊客訪問量第二大的考古遺址。
遊客要分兩處買票,一處是57披索,另一處是墨西哥國人71披索,外國人更貴要125披索。
在聖誕節假期期間,奇琴伊察有點像菜市場,到處都是人潮,進入驗票口有如進入火車站一樣擁擠。
瑪雅部落始祖曾居住平坦的尤卡坦半島石灰石高原至少有8000年。考古學家認為,那裡後來被建成奇琴伊察遗址的地方在公元前一千年已經是一個重要的朝聖地。
在古典時期的中期(公元 625 - 800年)是馬雅文化、藝術和科學最蓬勃發展的時期。在這個時候,奇琴伊察成為日益重要的宗教中心,有許多最偉大的建築在這段期間被建造,同時馬雅人在數學、天文、曆法、醫學、繪畫、雕刻等方面也都有高度的發展。
從公元800到925 年邁向古典時期的結束,這個宏偉的文明基礎開始削弱了,瑪雅人離開了他們主要的宗教中心和周圍的農村土地。新的更小的生活中心被建成,像奇琴伊察這偉大的城市最後衰退到只是進行宗教儀式或埋葬死者的地方。在公元8世紀晚期該伊察人放棄了他們的城市並轉住在尤卡坦半島西海岸持續約250年。
大約在公元1000年,伊察人與其他強大的地區部落聯盟,而這個聯盟有利於奇琴伊察的發展長約有兩個世紀。在這段時間內,奇琴伊察人在這兒興建帶有 Toltec 藝術味道新的宏偉建築,增添門廊、畫廊、柱廊並雕刻描繪蛇、鳥類和墨西哥神。
在1194 ,Mayapan城邦打破了聯盟,並制服了奇琴伊察,從此政治中心転移到Mayapan城,奇琴伊察這個城市被逐漸拋棄了。
一走進遺址區迎面而來的便是75英尺(24米)高的「羽蛇神金字塔」Pirámide de Kukulkán。這為羽蛇神而建的神廟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古老瑪雅科學的展示,因為每年春季( 3月20日或21 )和秋季( 9月21日或22),當白天和黑夜是平衡時的黃昏時分,會有數千名遊客聚集在這裡觀看建築的拐角在金字塔北面的階梯上投下陰影,接續到底部的蛇頭,創造了羽蛇甦醒從金字塔“爬”下來的的錯覺。
檢查這金字塔結構的細節,會讓人驚豔於瑪雅人數學和天文學的知識。金字塔每個面都有91 級石階, 自下而上層層堆疊, 四個面共計364級石階,再加上頂部的聖殿平台算一級,剛好是馬雅太陽年曆一年的 365 日。此外,金字塔的九個階層塔身牆面,被中間的石階樓梯一分為二,算算總計為18堆,代表馬雅太陽年曆中每年的十八個月。九個階層塔身牆面裝飾著52片石材鑲片,代表太陽年曆與聖年曆每52年會重疊一次。
近年來,國家人類學和歷史研究所( INAH ) 負責管理奇琴伊察考古遺址,原遊客可登上羽蛇神金字塔的活動於2006年被停止,同時INAH也關閉了公眾到武士神廟內部的參觀。
還好我以前來時仍可以登上羽蛇神金字塔,可以從羽蛇神金字塔遠眺武士神廟,此次去就再也没機會拍這種相片了。
.
進入球場時會先看到 Temple of Jaguars,分為上下兩層。
奇琴伊察的球場是我此遊看到多個球場中規模最大的,球場為225英尺寬和545英尺長,它沒有拱頂,雙邊牆壁之間沒有間斷,是向藍天完全開放的球場。
545英尺長的球場有耐人尋味的迴音音響效果,您可以在一邊吼叫後聽到另一邊傳回來的原音,即使它有545英呎長。
大鬍子男人的廟(Temple of the Bearded Man)位於大球場的北端,它被稱為大鬍子男人,是因為建物内有大鬍子男人的石雕像。
沒有人真正知道瑪雅球賽的規則,但是從它的後代及宗教學者的判斷,他們可能是類似壁球,
西班牙人記錄闡明,玩這個遊戲的兩支球隊各有兩到四位選手。球必須保持在地面上,只能靠臀部,大腿或上臂擊中它,讓球彈跳踫側壁,利用手或腳是被禁止的。掌控固體橡膠球是極其困難,所以造成嚴重的傷害是家常便飯。西班牙編年史專家Diego Durán說,有些瘀傷是如此嚴重,他們不得不將它切開,他還指出,球員們甚至因球擊中了他們的臉或胃而死亡。
在後經典時期,瑪雅人就開始把每個側壁中間高處裝上垂直石環,任何球員成功地傳球穿過石環則立刻被宣布為獲勝者。由於在環上的孔並不比球大很多,能命中穿過環孔一定是一個非常罕見的成績,所以大部分的遊戲都是能點上就贏。
金字塔北面有幾座小型建築,其中「骷髏頭的牆」(The Wall of Skulls 或称為 Tzompantli) 刻有很多骷髏頭雕刻,相當詭異。
該 Tzompantli 的平台圍牆雕有四個不同主題的浮雕。主要的主題是骷髏架子本身,另一些則用活人獻祭的場面,老鷹吃人類的心臟,以及用箭和盾牌鏤空的戰士。

這是一個25米( 83英尺)平方的平台,平台四面都有石階通往祭壇頂部,有羽蛇的頭守衛著平台的石階。側面板有一些鷹、蛇、美洲虎和人形的神話石雕。



位於金字塔東面的武士神廟是奇琴伊察遺址另一處代表性的建築,這可能是經典時代後期瑪雅的建築,建築面積足夠大,足以在此舉辦真正的大型聚會。
最初用木頭和灰泥做的武士廟屋頂早已消失。考古證據似乎證實了在1221年起義和內戰爆發時,奇琴伊察巨大的市場建築與武士廟的木質屋頂就在這個時期被燒毀。
該廟有四個平台,在西面和南面兩側有200多根圓石柱和方石柱。方柱都刻有淺浮雕與托爾特克戰士,在某些地方有覆蓋著石膏和塗上絢麗的色彩,直到現在還可能看到一些。
在門道上方頂部,有S形蛇柱支撐著木製門楣,但現在沒有了門楣。
金字塔東面,武士神廟旁邊有千柱建築群(Plaza of a Thousand Columns)。
武士神廟及千柱建築群這些建築的考古探險和恢復是由卡內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e )在1925年至1928年進行的,Earl H. Morris是主要成員之一。
El Caracol 天文觀象台在金字塔南面,為前哥倫比亞瑪雅文明的一個獨特的建築,是瑪雅文化中唯一的圓形建築。El Caracol 在西班牙的意思是“蝸牛”,是由於塔內的螺旋形樓梯而得此名。
El Caracol 的前樓梯針對金星最北的位置,建築物的角落對準夏至日出和冬至日落的太陽位置。
在奇琴伊察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園區內佈滿了攤販,one dollar one dollar 的刺耳叫聲到處可聽到。